記得一部電影中,一名父親站在月臺,,看著來來往往的火車,,滄桑的眼中浮現(xiàn)的都是年輕時的影子……在我身邊,也有這樣一位父親,,他守著自己的站臺,,等待著那列永不到站的列車。
28年黨齡鑄就信仰堅定,、鐵血忠誠的政治品格
16歲從戎,,父親離開了人生的“始發(fā)站”。
轟鳴的汽笛聲結下了他與黨的不解之緣,。在下火車的那一刻,,父親即被部隊的磅礴氣勢所震撼,年紀輕輕的他立志要成為一個好兵,。在這里,,不論是提能學習,還是技術拉練,,他都力求爭先創(chuàng)優(yōu),,不怕苦不怕累成為了他的代名詞,。在他看來,年輕人就是要敢打敢拼,,就該要有那么一股子沖勁兒,。
在軍隊里,父親第一次接觸到了黨的教育,,對于黨史的著迷,,對于馬列理論的興趣,也讓他在部隊的熔爐中得到了錘煉,,并明確了“做一個共產(chǎn)黨人”的堅定志向,。在一次任務中,參軍五年的父親帶領車隊行駛在天氣極端惡劣的川藏線上,。路況不佳,,視線不明,險象隨時可能發(fā)生,??粗砗笊裆o張的隊員們,作為“老兵”的父親卻表現(xiàn)得十分鎮(zhèn)定,,他將為數(shù)不多的鏈條分配給了其他隊員,,自己則來做“開路先鋒”。經(jīng)驗老道的他若無其事地開向前方,,毅然行駛在盤旋蜿蜒,、路面濕滑的山路上,最終順利到達了目的地,。作為軍人的父親,,為了信仰敢打敢拼,為的是第一時間給隊員們一往無前的行動鼓勵,,為的是第一時間將車上的物資送到藏區(qū)人民手中,為的是第一時間完成黨分配的任務,,在曲折中篤定前進的勇氣,,在信仰地指引下踏出一條“血路”?;貞浧鹉嵌螘r光,,他還時常熱情澎湃地說:“要講政治,這是組織給予我的勇氣,?!?/p>
“兒子,爸爸要是再有能耐點就好了”這是父親最近常常掛在嘴邊的語句,。在我看來,,越是素養(yǎng)過硬,、信仰忠誠的人就越有這種“本領恐慌”意識。父親雖然文化不高,,卻靠努力練就了一手好字,,力透紙背,蒼勁有力,,他寫的最好的字就是“共產(chǎn)黨人”,。
38載工齡鐫刻恪盡職守、勇于擔當?shù)木礃I(yè)品格
33歲轉業(yè),,父親搭乘到人生的“下一站”,。
來到新環(huán)境的父親,靠著自己在部隊養(yǎng)成的雷厲風行,,很快便融入進了新環(huán)境,,單位采購做的輕車熟路,協(xié)調(diào)關系搞的游刃有余,,“職責所在”成為了他的新代言,。在他看來,在其位理應謀其政,,任其職還需盡其責,。
一日,單位里有一副主任叫住了父親,,尋思能否在單位預算清單中“做點文章”,,方便讓彼此吃點“好處”,原以為雙方會心領神會,,沒想到父親臉色一變,,當即表示拒絕,并且嚴格核實清單,,杜絕“小動作”發(fā)生,。對方不僅沒撈到好處,還碰了一鼻子灰,,遂放話稱父親是“驢一般”的腦子,,不懂變通,并在工作中處處給予刁難和排擠,。一時間流言蜚語,,謠言四起,大家都被“放出的風”誤導,,均視父親為“異端”,,且避之若浼。但父親并不埋怨,更不去爭執(zhí),,而是一如既往勤勤懇懇,,任勞任怨干好本職工作?!安慌d偽事,,不為華名”,父親用干凈擔當詮釋了共產(chǎn)黨人的公仆情懷,,用盡心盡力書寫了忠于職守的敬業(yè)從容,。在談到那段歲月時,他總是說:“要講原則,,我是個黨員,,做不來虛的!”
“兒子,爸爸要是再強大點就好了”這是父親微醺時經(jīng)常提起的話語,。在我看來,,越是百折不撓、敢作敢為的人就越是有這種愛崗敬業(yè)的品質(zhì),。父親常?!俺蕴潯保e時卻也好喝上兩口,。酒過三巡,,菜過五味,他做的最多的事還是“共產(chǎn)黨事”,。
54歲年齡烙印甘于奉獻,、克己奉公的意志品格
41歲調(diào)職,父親到達了人生的“新驛站”,。
來到新單位的父親,,力學篤行著自己過硬的作風和優(yōu)良的品質(zhì),將奉獻精神一以貫之,。因為工作的特殊性,,他不得不經(jīng)常下鄉(xiāng),甚至常駐山村,,當老百姓需要的時候,,他總是義無反顧走在前列,即使冰天雪地,、懸崖峭壁也必須硬著頭皮上。因為他知道,,攻堅啃硬,、迎難而上是黨對他的信任,是人民對干部的期待,。
一次,,山中有名老人因突發(fā)疾病而陷入危難,,恰巧在附近開展走訪工作的父親聽聞后,二話不說便奔赴老人家中,,熟練觀察了病發(fā)癥狀,,待確認無誤后立馬將老人背上車,倍道而進,,及時將其送至縣上就醫(yī),。事后,老人家脫離了危險,,而父親則只留下了個“背影”,。都說有老百姓的地方,就有共產(chǎn)黨人,,有旗幟飄揚的地方,,就有共產(chǎn)黨魂。無私奉獻,、不圖名利的品質(zhì)也在父親那平淡的語氣中表現(xiàn)得更為堅定:“要講黨性,,無愧于心,對得起人民!”
“兒子,,爸爸要是再年輕點就好了,。”這是如今54歲仍堅持在一線的父親發(fā)出的感嘆,。在我看來,,他最擔心的,是不能繼續(xù)為黨和人民做更多的事,,他最害怕的,,是不能活出共產(chǎn)黨人的精神和風骨。父親雖然不再年輕,,卻最愛跟群眾打成一片,。不忘初心,永葆本色,,他用的最深的情仍是“共產(chǎn)黨情”,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,時代的年輪打磨了容顏的印記,,卻也見證了父親的品格,。不說“終點站”,這是父親的“固執(zhí)”,,也是共產(chǎn)黨人的“倔強”,。
(作者:四川省蒼溪縣委組織部 茍聰)
熱門
關于我們| 網(wǎng)站概況| 法律顧問| 服務條款| 人員查詢| 廣告服務| 供稿服務| 合作伙伴| 網(wǎng)站聲明| 版權所有| 聯(lián)系我們
郵箱:[email protected] 電話:18511349188
備案號:京ICP備16016777號-6
Copyright? 2016 WeiJiLu.All Rights Reserved